风水精要 葬书深层剖析(五)
耕田的山里人
死,是生的归途。在哲学层面上,“生与死”是永恒的主题。
许多思想家都以此为出发点,探讨生命的本质和意义。死亡并不仅仅是生命的终结,它更是生命的一部分,是对生命的永恒性的提醒。庄子提出的“生死齐一”,就是认为生与死是相互依存、相互转化的。个体的死亡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终结,而是进入了一种新的存在状态。 ――题记
十一、《葬书》感悟与反思
(一)《葬书》印证“葬乘生气”之说
对于生死的最高境界领悟应该是:生是死的必要前提,死是生的最后归宿,也是一种再生。《葬书》“葬乘生气”主要的前提是寻找到吉穴,才能实现乘生气。
葬。葬,上从草、中为死、下为土,人死入土为安。人生于土,死亦归土,归源本性。
气。气分五行之气和四时之气。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为五行之性,春、夏、秋、冬和辰、戌、丑、未)为五行之时。“穴吉葬凶,与弃尸同”说葬不得法或不得时,虽吉地也没用。
1、《葬书》所言皆为土葬,那么火葬、海葬、天葬、崖葬、树葬……是否也能乘“乘生气”?
2、福地德人葬,那么有德之人请到庸师而葬凶穴,是否发凶?
3、古时穷人大多没有请地师,找不到吉地,又怕葬凶地,那么如何验证古代从“穷人”到“富人”的葬理?
(二)《葬书》“气感”特定对象之说
《葬书》“气之相应”是以有“血缘关系”且有“恋思心气”的才会“相通相承”,若非亲生骨肉,则无法获得感应。
4、养子(嗣子)虽非新生,养父母视同己出,养子克尽人道而绍承香火,符合“心气”,但无“血缘关系”,可否“承气”,即是否有风水效应?
5、假如风水无法感应养子(嗣子),其又能感应谁?
6、如果作为养子(嗣子)的本人,所承接的风水是生父母,养父母是没有“新生骨肉”的骸骨,其风水是不是白白流失了?
(三)《葬书》所言“庇荫”时限之说
有“血缘关系”即能相应,《葬书》言:父母子孙本同一气,互相感召,如受鬼福,形穴既就,则山川之灵秀,造化之精英,凝结而融会于其中,敬道其精英,以父母遗骨藏于融会之地,由是子孙之心寄托于此,因其心知所寄,遂能与之感通,以致福于将来也,是知人心通乎气,而气通乎天,以人心之灵合山川之灵,故降神孕秀以钟于生息之源,……呜呼,非葬骨也,乃葬人之心也,非山川之灵,亦人心自灵耳,世有往往以遗骨弃诸水火而无祸福者,盖心与之离故也。因此,要吉感应,必须得吉穴,还要得时。
物质有生到死的过程,遗骸亦有腐朽并回归自然之时,当骸骨因岁月而逐渐风化,乃至腐蚀消失时,其灵气是否还在或减少或消失?是故,父母骸骨灵气之相应,是否一代不如一代?《葬书》并未言及。
7、父母骸骨灵气之相应,是否一代不如一代?或随腐蚀消失而减灭?
(四)《葬书》生死气之互动的根植之说
早于《葬书》数百年的医学理论《内经》对人与大自然的关系论点如下:
大自然被视为是一个有机性的整体人;
人体与大自然被视为“一体同构”的天道与地运,两者的变化是密切相连的;
气候及物候(包括人的生理状态)两者的状态是密切呼应的;
人应积极顺应自然变化规律,以达养生功效或提振生命境界之目的。
以上观点用深层次的宇宙生态观,言尽一个常变不易且宏大的生物能量动作规律。凡人事变化之掌握或空间场域之能量调节,都可以藉积极掌握天时、地利、物候之变化与人的感应互动,来达到一个朝下面方向发展的理想。
故,《葬书》传达的乘天地气激荡之力,营蓄吉穴之气场,让先人之遗骸能获得来自大自然的能量信息,经过地中土气之传导,合子子孙孙直接获得能量,大自然的能量场由此可略知一二。
《内经》之《素问.生气通天论》的“天人相应”观点,就是讨论人体生命活动力(生气)与自然界相应贯通之理,故取名《生气通天论》。
《内经》之《素问.阴阳应象大论》的“故清阳为天。浊阴为地,地气上为云,天气下为雨;雨出地气,云出天气”。
综上,可否可以推论《葬书》之“生气”源于《内经》中的“地气”通天相应之义,而将堪舆学所论的地气中,对人有利、适乘用的部分,藉名为生气。
生气不只对人产生影响,对遗骸也会产生影响,身体来自父母遗传基因,全身都附着“血缘”的关系,有了血缘关系,就如同频率相同而有感应的无限通路,很自然地会起着感应作用。于是天气、地气、吉穴之气、骸骨之气、土气、子孙之生气,形成传导的脉路,接受感应的作用,而形成生与死的互动。
(五)风水吉穴形势之要件
《葬书》中详列吉穴之条件:
势如万马,自天而下,其葬王者。
势如巨浪,重岭叠嶂,千乘之葬。
势如必龙,水绕云从,爵禄三公。
势如重屋,茂草乔木,开府建国。
形如负扆,有垄中峙,法葬其止,王侯崛起。
形如燕巢,法葬其凹,胙土分芽。
形如侧垒,后冈运来,前应曲回,九棘三槐。
形如覆釜,其岭可富。
形如植冠,永昌且欢。
夫,势与形顺者吉,势与形逆者凶。势吉形凶,百福希一;势凶形吉,祸不旋日。
山之不可葬者五。气以生和而童山不可葬也;气因势来而断山不可葬也;气因土行而石山不可葬也;气以势止而过山不可葬也;气以龙会而独山不可葬也。以上即为吉穴之要件,其意甚明。
吉穴,有山龙也有平洋龙,有大穴场也有小穴场。阴宅主静,以山龙之穴场为较宜,阳宅主运,以平洋龙之穴场为较宜。
以形理来论,阴宅求一线,千里江山一线间;阳宅求一片,讲究阳各、开阔、平坦。
认“生气”为觅穴第一要件,要求龙吉、穴真、砂真、水聚。
“生气之所在,其形色土石,亦有可见者,其形则生动而不蠢死;鞠色则光彩而不晦暗,其土则坚润而不松散;其石则细腻而不燥焰”,“凡龙有生气则吉,穴有生气则真,砂有生气则清,水有生气则澄聚,故生气为要也,堪舆者能认生气,则地理无余事矣”。
(六)风水吉穴时空之要件
生命无常且有极限,“世有百年屋,屋无百年主”。
庄子“兆于变化”变化论言,万事万物唯一不变的就是“变”,每一天的时宜都是无常的,“今月曾经照古人,今人不见古时月,所有的人、事、时、地、物的变动是唯一的。
8、动、变是永恒的,那么,沧海桑田之后,穴场是否还在?气是否散失?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